“小时了了,大未必佳?”大家小时候或多或少都听过类似的说法吧,像什么小时候聪明,长大了就笨;小时候好看,长大了就丑……我就不能从小美到大啊?当然,有些人是玩笑,有些人却会当真,比如 《世说新语》中名士陈韪嘲讽孔融,却被孔融当场反杀这一回。
今日话题:你认为“小时了了,大未必佳”有道理吗?
说孔融(就是让梨那个)10岁的时候,随父亲去到洛阳。当时有个叫李元礼的司隶校尉享有盛名,是个名士。去拜访他的人也都是一时俊杰或家中亲戚。
孔融也想去拜访李元礼,但他一个10岁小孩儿即使有让梨的故事背书,也远远到不了名士的程度,于是他就对李府门吏说:“我是李府君亲!”这招果然好使,还真给他进去了。
展开剩余78%李元礼问:“君与仆有何亲?”孔融回答说:“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,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。”
伯阳就是老子,因为老子姓李嘛,孔融就说老子是李元礼的先祖。不但巧妙地回答了问题,还暗中抬高了李元礼的身份,这小娃机灵啊,满座宾客无不称赞。
这时太中大夫陈韪也来拜访李元礼了,有人就跟陈韪讲了之前与孔融的对话,没想到这陈韪听完就阴阳怪气嘲讽道:“小时了了,大未必佳。”
小时候聪明啊,长大了可不一定哦!
你说你何必呢,夸一句小孩子又不掉层皮,10岁小孩儿再聪明还能把您名士的地位给占了啊?
咱们身边总是少不了这样的人,仗着自己某种优势——哎呀也别某种优势了,就是那些浑身上下散发着爹味的长辈,自持长辈身份,你说啥他都能以“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”来教育你。
这不就跟陈韪一样吗,走哪儿都喜欢给人当爹,当不了爹就抬杠。仿佛他们活着的唯一目的好像就是给人添堵,该怎么治他呢?
10岁的孔融有办法。
面对陈韪的嘲讽,小孔融只是轻飘飘反问了一句:
“想君小时,必当了了。”想必您小时候,一定非常聪明吧?言下之意就是,您小时候非常聪明,所以现在越大越傻。
你陈韪不是太中大夫吗,不是当代名士吗?不好意思,我是小孩儿哥,我童言无忌,我可不管你是什么大夫小夫、名士贤士哦。
我今天就怼你了怎么着吧,你是要跟我计较一番,还是吃个瘪算了?计较显得您没风度还二次丢人,吃个瘪又咽不下这口气。
《世说新语》最后四个字:韪大踧踖(cù jí)——恭敬而局促不安的样子,用现在话来说就是愣在当场,手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了,脚趾在下面抠出了三室一厅。
当着天下名士、才子的面,被一个10岁小孩儿怼得哑口无言,最主要还是他先惹事儿的,就喜欢这看不惯又干不掉的样子。
我可太喜欢这个故事了,大家快学学,过年回家怼那些十里之外就能闻到爹味儿的长辈可不要太爽!
陈韪的踧踖就像一面镜子,映照出多少充满了傲慢与爹味的预判。当“爹味”即将脱口而出时,你敢不敢笃定,自己会不会是又一个被当场反杀的陈韪?
发布于:四川省正规股票配资网址,甄牛策略,股票杠杆平台哪个好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