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欧峰会还没开,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就先给自己加满了戏,接连打出三记所谓的“重拳”,摆出一副随时准备掀桌子的强硬姿态。她到底想干嘛?无非是想在谈判桌上多捞点好处,顺便在大西洋对岸的老大面前表个忠心。
可惜,算盘打得噼啪响,现实却狠狠给了她一耳光。这一套操作下来,非但没能吓住谁,反而把自己逼到了墙角,让全世界看了一出回旋镖砸中自己的好戏。
6月2日,欧盟一纸禁令下来,说为了“供应链安全”,未来五年,中国医疗器械公司别想参与超500万欧元的公开招标。这话听着挺唬人,可就在禁令出台前一个礼拜,德国卫生部刚花了1200万欧元从中国买了批便携式超声设备。前脚刚付完款,后脚就把卖家拉黑,这操作简直让人看不懂。
没过几天,在G7峰会上,冯德莱恩更是戏精附体。她手里举着块磁铁,对着盟友大谈“中国稀土威胁”,呼吁大家联合起来,打破中国的垄断。结果呢?据说特朗普听得脸都黑了,直接提前走人。最绝的是,美国扭头就通过第三方,偷偷找中国买了3吨重稀土去造F-35战斗机。
这还不算完。6月17日,欧盟又单方面取消了中欧高层经济对话,理由是“没实质性进展”。这就更搞笑了。当天欧盟统计局自己的数据显示,2024年中欧贸易额不降反升,冲到7858亿美元,中国连续7年都是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。德国工商大会主席都忍不住开喷:“布鲁塞尔这是在砸自己的饭碗。”
一张牌,打在欧洲的“命门”上
欧盟这套组合拳背后,小算盘其实很清晰:用市场准入当诱饵,逼中国的新能源车企把工厂和技术都搬到欧洲来。这样一来,欧洲既能补上自己高达60%的电池产能缺口,又能通过“技术溢出”偷师学艺。这个如意算盘,过去几十年他们玩得很溜。
但时代变了。中国不吵不闹,直接在7月15日甩出一张王炸。中国商务部调整了技术出口限制目录,新增了8项电动车电池制造技术。从能量密度到固态电解质,全是当前最核心、最前沿的看家本领,未来想合作?可以,先报备审批。
这道禁令,刀刀致命,直接卡住了欧洲汽车工业的脖子。行业分析,这会让欧洲造电动车的成本飙升15%到20%。有人说这是“闭关锁国”?恰恰相反,这是给那些只顾着往外跑、技术保护跟不上的企业敲警钟,别把老本都送人了。对这些中企来说,这反而是“百利而无一害”。
风向变了,谁更需要这场峰会
中国的技术牌一打出来,布鲁塞尔瞬间乱作一团。之前那股咄咄逼人的气焰,一下子就没了。冯德莱恩恐怕是彻底慌了神。欧洲本土的电池厂,本来就举步维艰,现在更是看不到希望。想找韩国买技术?行啊,准备好被狠狠宰一刀吧。
欧盟内部也炸了锅。法国、意大利急了,赶紧给布鲁塞尔打电话,几乎是求着冯德莱恩“务必参会”。外交官们话说得很白:“现在不是摆谱的时候,再不去,能源危机和产业空心化的问题就真没救了。”
冯德莱恩的态度也来了个180度大转弯。之前还威胁要抵制峰会,现在呢?她在欧洲议会演讲时,破天荒地提到了要“寻求建设性对话”。虽然还嘴硬说“不会妥协”,但谁都看得出来,她手里的牌已经不多了。
中国这边,出招后却显得游刃有余。一边宣布为符合条件的欧盟企业开通稀土出口的“快速通道”,精准分化对手;另一边又放出风声,可能要再买200架空客A320。胡萝卜加大棒,玩得明明白白。更别提,在局势紧张时,中国从伊朗迅速撤离1600名同胞,这种行动力本身就是一种无需言说的威慑。
所以,当冯德莱恩的专机准备在7月24日降落北京时,她要思考的问题,已经不是怎么对中国施压,而是怎么在一个新的实力天平上,为欧洲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。
她最初的强硬策略,像一场自导自演的闹剧,最终让自己陷入了彻底的被动。她所依赖的资源,她所渴求的技术,主动权已经不在她手里了。
中国外交部强调的“相互尊重”,在今天已经不是一句客套话,而是在陈述一个事实:想合作,大门敞开;想对抗,奉陪到底。这次峰会,冯德莱恩是硬着头皮也得来。因为牌桌上的位置,已经变了。
正规股票配资网址,甄牛策略,股票杠杆平台哪个好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